【好日。誌】老貓陳穎青─出版業的名偵探柯南


陳穎青,曾任貓頭鷹出版社社長,《老貓學出版》部落格格主


陳穎青,曾任貓頭鷹出版社社長,「老貓學出版」部落格版主,經常分享出版業的點點滴滴,目前還經營「內容推進實驗室」,文章多思索產業的方向及未來。文組人的敏銳與理組人的思維兼具、大學主修歷史的陳穎青,談話時脈絡分明,雖然貓頭鷹出版社多是出版工具書,但挑書時總特別留意它在學術脈絡裡的位置及學術史上的價值,因為陳穎青對數位化後的電腦語言的主動學習及不斷跟進國內外的出版生態,擅於觀察比對的他,便經常將剖析後的見解分享於網路上。訪談時,陳的逐字逐句都極需聚精會神,因為他總能對問題向下挖掘,環環相扣且條理分明。

那些學校沒有教的事

陳穎青擔任過編輯、業務、行銷,他表示多數的技能都是在工作中學習的。與其推皮球──推託沒被教過,一切待別人先做好;不如積極嘗試解決,便毋須仰賴他人。而陳穎青的學習經驗裡都是先自我運作方能解決成長。關於電腦,更是一切從零摸索。陳穎青退伍後10年後電腦才開始普及,他笑說:「抗議求學路上未曾接觸都無助於事。」坊間雖有電腦補習班,但他慣於自己摸索。

2003年時,部落格在全世界已蔚為風潮,陳穎青也開始以老貓為筆名經營部落格。早期平台十分陽春,不似現在架構的成熟,經營上最大的問題便是部落格是為英文環境開發的,適合英語的行距若套用中文,字與字間便會窄小地不便閱讀。於是陳穎青開始自學CSS與HTML,修改CSS定義使呈現介面適合中文使用,只要後台模板只要一設好,前台就可以完美呈現。後來出版業邁入數位化,就不似於傳統平面圖書的樣式排版,使用電腦運作時只要將語言定義好,幾千個段落的修改就能快速完成,效率大幅提升。

紙本或數位化 都是解決「人的需求」

陳穎青表示,數位化對出版業的衝擊,大部分人只注意到媒介上,也就是紙本與電子的變化,但其實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除了內容的電子化外,「解決方案的改變」更值得深思,也就是當昔日查閱的紙本變成了「網絡幅」,「怎麼問問題」就變得十分重要。

當百科全書、字典、或是最顯著的地圖,變成了Google map或行車導航,原本「一張地圖」或「地圖集」的概念已經逐漸失去時,取而代之的是問問題(你要找路、方向還是目的地?)也因此才發現以前一份紙本其實解決的是複雜多面向的需求,現今則有無數的電子解決方案──地圖變成導航、食譜有App教學、昔日紙本的指南或目錄變成了搜尋引擎。最早曾有公司試著以人工記錄網頁,寫下摘要,不過難以跟上快速膨脹的資訊及速度,加上科技進步,搜尋引擎的出現便取而代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網路原生出版小說的崛起改變了大眾逛實體店面的習慣,發表平台轉戰至網路。

不過,陳穎青也提到不論是紙本或電子,或為後者發展出的App、搜尋引擎等數位化解決方案,內容依舊需要有。即便是萬能的Google地圖,也需要得到原本做街景更新與測量資料的公司授權。舊時的出版業為了紙本做內容,現今只是將其修改成電子環境,甚至新的行業或網站的出現,基本上都是為了「人的需求」而生。

脫離「訊息氣泡」的舒適圈

被問及因為網頁透過使用者的瀏覽紀錄及點擊行為,得知使用者喜好,加以分類餵養相關訊息的現象,陳穎青稱之為「訊息氣泡」。

長久下來使用者只會暴露在相似的資訊中。唯一的解決方案是自覺,意識到自我已創造出一個氣泡並嘗試離開熟悉的環境中。像是陳穎青自己會不定時登出Google帳號,讓自己有機會暴露到多元的訊息環境。或是臉書上刻意追蹤領域不同或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使自己能接觸不同的聲音。

暢銷書籍本土率的低迷與影響

陳穎青提到多年來暢銷書的本土率一直不高,比例上來說國外書籍約佔60-70%,而台灣本土的僅有30-35%,他為此感到有些焦慮。

許多暢銷書具有其文化上的意義,偉大的作家也往往是從自身文化的元素汲取才有震撼力,像是達文西密碼造就了長久在基督教文化浸淫下的歐美極大衝擊、哈利波特因為存巫師而沒有上帝的情節被梵諦岡視為禁書。

可惜的是台灣多數的暢銷書是外來的,好的故事能匯聚於此固然好,但缺乏台灣人所需要或熟悉的情緒;若是本土作品,就能緊扣台人的脈動情感,產生共鳴與反思。反觀日本亞馬遜排行榜上,九成都是本土作者,像是近年火熱的半澤直樹就緊扣著當代日本的職場文化,而它的暢銷更說明了故事牽動了日人的情緒。

這也就不得不提到台灣的影視圈生態。台灣的電影電視本多半是編劇自己一人苦心創作,碰市場運氣,賣座的電影曇花一現後又回歸平靜,不似好萊塢電影工業模式──電影製作成本浩大,為了確保票房,選材多半取自暢銷小說。像李安得獎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奧斯卡85屆,入圍電影中9部有6部取材於暢銷小說。

同時,暢銷的本土書偏少亦間接促成了電子書籍無法普及。因暢銷書多半為外國作品,但是電子書的授權需要經歷的環節多,與外國出版社的預付版稅談判上較為困難,於是同步率極低(暢銷書僅占台電子書的10-20%),促使讀者購買電子閱讀器的欲望大幅降低。

不過陳穎青也提出了解決方案,若台灣能效仿好萊塢模式,鼓勵影視作品取材暢銷的本土書,那麼可大幅降低不賣座的風險;而台灣作家也會因此開始汲取自身養分,聚焦台灣題材,深度探索台灣人的願望、恐懼,思考大眾需要的養分而用心創作。於是創造出一個正向循環,讓影視與文字創作共榮共存。



評鑑制度帶來的困境

被問及今日本土書籍不及外來暢銷的原因,「從平日臉書上或媒體上的討論分享來看,台灣人並不會對自身政治社會環境不熱衷,代表本土書籍不是沒有閱聽群,而是作者微乎其微。」陳穎青表示。

陳穎青指出原因存在於制度──歐美的作家分為記者出身及學院派,記者靠的是領域中經驗的積累,而學院派往往把寫書當作學術生涯的一環。但是台灣教授多半花時間在投SCI或SSCI,希望透過論文數量升等。於是寫書的人只剩下文史工作者或是圈外人─而圈外人所執筆的品質又遠不及外國的專業書籍,造成了外國與本土書銷售量上的斷層。

當我們提問小出版社或微型部落格該如何創造優勢時,陳穎青道出了兩點: 專業度夠高,以及懂得與讀者建立連結。「人的慾望不僅僅是腥羶色,像蘋果日報與慈濟,蘋果完全抓住大眾胃口,經手的金額卻是慈濟遠大於蘋果,這就是建立在人有人道關懷上的需求上。」陳穎青說。他舉例說,好比科普類的小出版社想發行天文雜誌,那就需要懂得建立與台灣天文愛好者的訴求。

讀者閱讀模式的變化

而十多年來讀者的閱讀取向是否有變化,陳穎青表示不是很大,從通俗到艱深的依舊有固定的閱讀群。許多人會有現代人不喜歡閱讀書籍的迷思,但是若仔細觀察,會發現其實又硬又艱澀的書籍依舊擁有它的市場。


他也表示,主要改變的是紙本轉螢幕的閱讀行為,從財政部公布的數據即可說明:最高峰的2011年出版社產值的360億掉至去年的240億,至今2015年前兩季又下滑了37%,預估今年底大概會只剩180億的收入,將會是近20年來最低。

捍衛出版自由 限制外資並非手段

談到前陣子吵得沸沸揚揚的服貿,面對可能進駐的中資及書籍,陳穎青認為台灣出版業最大的優勢就是自由,若管制進駐就自相矛盾了。

他提到,荷蘭於17世紀之所以能夠成就其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就是因西歐各國還在箝制哲學科學及宗教的自由時,荷蘭早採寬容政策,於是他國異端份子紛紛至荷蘭發表言論,使荷蘭奠定它強盛的地位。又提及中南美因未接觸過歐洲人,當歐人登陸便因其帶來的天花與霍亂而大量死亡。

將台灣比擬為身體,若台灣的民主自由是健康的,便自然擁有抗體來對抗外來力量,而不會是溫室裡的花朵。唯有接受刺激與受不同聲音的洗禮,人民才會思考茁壯;相反的,若徹底否定異端,則台灣只會成為一言堂。

抓住民心 體察人民的真切需求

被問及政治,陳穎青表示表面看來是選票決定,不過其下就是「民心」指向何處。有一種政治人物是被民意綁架,或是相反地認為民意所尚為民粹;而另一種政治人物是懂得釐清,從表象進一步深入到內在,真實地感觸到人民真正心中的渴望。政治不是表面的事,陳穎青說:「就像市面上最近流行著色書,政治人物不能冒然定論人民喜愛畫畫,而是要去看到下面一層的人民身上的壓力。」如何真正地與民同在,設身處地的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深度傾聽他們的聲音,這是政府最重要的課題。

訪談撰文:晴天蝸牛志工團【好日。誌】採編小組


真誠過生活,日日是好日


出版界的名偵探柯南。在寄稿之前,一直想不到該用什麼樣的稱呼比較恰當,起初想用了陳先生,心底又覺得過於生疏,想稱老師又不知恰不恰當。沒想到陳穎青大哥似乎也查覺到,直接了當回訊息說:「稱老貓可也。」連我們小編的心意都被他看透,不...

Posted by 好日。誌 on 2015年9月24日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