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誌】張正的「燦爛時光」─每個人都有閱讀的權利


張正,燦爛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希望想閱讀的人都有書可以讀

星期五的午後,小巷弄間一家不起眼的小書店,外邊的牆上,寫滿了異國文字。店內,志工們正在準備晚上播放電影的道具:一人在小黑板上寫著電影名稱及播放時間,另一人則在刮除木頭架子的油漆。書店的老闆張正,隨性地躺在不成套的沙發上,瀟灑地告訴我們:「這裡的東西幾乎全是別人捐的,我們只要再整理一下就可以用了。」

「燦爛時光」是一家東南亞主題書店,本日,要播放的是紀錄片「Burma VJ看見緬甸」。

三不 一堅持

張正認為,書蘊藏著歷史及文化意義,承載著各種智慧,即便網路興起,書的價值也不會因此消失。「書」代表著一種「慢」文化,慢慢地閱讀,慢慢地進入書中的世界。

燦爛時光的經營方式非常與眾不同,張正向我們介紹:「讀者可以用原價把書『借』回去,回去後,你可以在書上留下簽名,也可以在書上寫下你的想法。之後,你可以不還,也可以把書帶回這裡,我們會退還你原價。」張正將書店的原則,湊了個口號:「三不,一堅持。」三不意指:不是書店、不是圖書館、不是租書店;一堅持則是堅持讀者有權在書上留下心得、眉批,透過此舉,更進一步讓讀者與作者在書上互相對話。

除了一樓的書店,二樓的展示空間正舉辦著外籍移工的畫展,若我們再晚一點抵達,二樓將搖身一變成為小小電影院。順著階梯往上走去,三樓是間12人用的迷你教室,供東南亞語教學使用。今天雖然沒課,但隔天一早,「燦爛時光語言俱樂部」的泰語初級會話班就要上課了。這間不起眼的三層樓建築,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活動,每個空間,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張正正在台灣各地尋找願意合作推廣東南亞書籍的場所,目前已有12個據點,有趣的是,願意合作的未必全是書店,其中甚至還有台中的「五金行」。

越南文版的《名偵探柯南》

書店只是一個幌子

問到燦爛時光的由來,張正的回答相當率性:「書店只是一個幌子,我希望有一個空間,可以號召並提醒大眾我們是一個多元公平的社會。不管怎麼樣的語言、種族背景,都應該有權獲得資訊。之前在四方報,也是一樣的概念。」

當張正還在四方報工作時,有位在越南工作的台幹,讀到了由四方報收集26封逃跑外勞的信,編譯集結成的《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閱完有許多感慨,因此特別與四方報聯繫,詢問能否幫上忙。張正請他隨意帶一些越南文的書籍來台灣,一開始,這位台幹帶回來的是越南文的漫畫,如《蠟筆小新》、《多啦A夢》等,四方報也不知道該用什麼名義將這些書分享出去,只好堆放在報社給越南編譯看,隨著張正離開四方報,此事也沉寂下來。直到某次的移民工文學獎中,張正訪問一名得獎的印尼移工Erin,Erin告訴他:「『閱讀』讓我自由,讓我可以沉靜下來,進入書的世界。」印尼移工的一番話,讓張正決定,要讓所有想要讀書的人都有書可讀,於是他發起「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運動,開始累積東南亞的外文書籍。

有人曾笑他說:「外勞外配不讀書啦。」但張正將朋友由印尼寄回的書帶到公園,分給公園裡的印尼幫傭,發現他們的識字率很高,而且如果有書,他們是願意讀的。因此,「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運動宣告正式啟動。張正請有機會前往東南亞的人士,利用一點空檔時間,帶一本以東南亞文字出版的書回來,他們會協助將書籍轉給東南亞的移民移工。

但這又遇到了一個問題,要怎麼將書帶到張正手上?如果只是為了寄一本書,而花費上百元的郵資,實在很不符合成本。為了解決收書的問題,他們便與獨立書店合作,讓這些「帶書者Carrier」可以將書寄放在這些「收書點」,累積到一定數量時,他們再去取回來。除了獨立書店,越來越多人響應,如大學教授、東南亞小店等,也都願意支持,累積至今,全台已經有上百個「收書點」。

隨著「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逐漸走上軌道,張正下一個要進行的活動是「帶一本媽媽看得懂的書回家」。希望與學校合作,由燦爛時光提供書給學校,由學校將書籍分給新台灣之子,讓他們將書帶回家給母親閱讀。如果是國小學童,張正希望提供童書,「就可以請媽媽讀給孩子們聽,說不定這些孩子會覺得媽媽好厲害,竟然看得懂老師都看不懂的書。」更重要的,可以讓「帶書者Carrier」的善意,擴散出去。



移工悲歌

張正了解東南亞移工移民在台灣所受的歧視,故希望從文化上改變這種氛圍。他也很感嘆台灣現行制度,對東南亞移工而言,非常不公平。現在的制度,把人工具化,「我們以為是進口一台吸塵器,沒有想過是引進一個『人』,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

台灣每兩年有一次移工大遊行,張正提到:「近年外籍配偶也有選票,所以她們的問題逐漸受到重視,但是外籍移工沒有,所以他們不被重視。在台灣,沒有投票權的根本不是人,希望未來能給這些移工基層的選舉權,或許無法開放到總統、立委的投票權,但是總可以開放投票選里長吧?」

讓張正開始去注意到外籍移工的問題,源於一名越南籍的外籍移工,草雲。草雲本來是合法外勞,跟老闆不合,因此想換工作,老闆卻想把她送回越南。許多外籍移工都是借錢才能到來台灣,如果被送回國家,錢非旦沒賺到,反而得背負一筆巨額負債,在這個情況下,多數人都會選擇逃跑,草雲也是一樣,走上了逃跑之路。草雲原本在越南是一名記者,文字功力相當好,她在逃跑的過程中,邊逃邊寫下她的故事。張正笑著說:「他們的故事比我們這些衣食無憂的台灣人精彩多了。」十年過去,草雲至今還在跑,逃跑路上,她去過工地、她種過田、她當過臨終看護,她記錄下許多我們所看不到的台灣故事。

目前全台灣約有4萬名與草雲一樣的逃跑外勞,對張正而言,他不覺得「逃跑」這件事有什麼問題,真正的問題來自工作的惡性循環。張正解釋為何有人願意聘請逃跑外勞:「社會進步經濟成長,但是許多工作的薪水沒有成長,但這些工作還是需要有人去做。台灣人不願意低就,老闆不願意支付較高的薪資,於是,『逃跑外勞』這樣的便宜人力,成了資方更好的選擇」

問到未來還想做什麼,張正告訴我們,燦爛時光離緬甸街很近,有在考慮與社區連結,記錄下台灣邊緣的故事。他相信彼此之間知道越多,心胸就會越開闊,就更不會從自己的框架,狹隘地看待這個世界。「不過,」張正躺在沙發上伸伸懶腰,「有那麼多事要做,我實在有點懶。」

「燦爛時光」這個名稱源自張正的老師成露茜的傳記,他半開玩笑地說:「你可以自由解釋這個詞。或許是異鄉人在閱讀時的一段『燦爛時光』,亦是當台灣社會更認識不同文化時,自己找到的『燦爛時光』。」

隨著天色漸暗,走進書店裡的人越來越多,相貌各異的彼此熱絡地閒聊著,看來不久後開始的電影會,將是場文化饗宴。今晚,「燦爛時光」又會迎來一段「燦爛時光」。


訪談撰文:晴天蝸牛志工團【好日。誌】採編小組


真誠過生活,日日是好日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的創辦人張正覺得:「書蘊藏著歷史及文化意義,承載著各種智慧,即便網路興起,書的價值也不會因此消失。「書」代表著一種「慢」文化,慢慢地閱讀,慢慢地進入書中的世界。」【好日。誌】專訪:張正的「燦爛時光」─每個人都有閱讀的權利http://gooddaychu.blogspot.tw/2015/09/blog-post_20.html

Posted by 好日。誌 on 2015年9月23日

0 意見: